校长室在一栋独立的二层小楼上,红砖外墙爬满了爬山虎,透着一种老校园特有的肃穆。
陈建国老师几乎是半拉着林骁走上楼梯,脚步急促,以至于有些气喘。
他一边走,一边不住地打量身边这个沉静得过分的学生,心中的惊涛骇浪仍未平息。
“林骁,待会儿见到张校长,不要紧张,就把你刚才跟我说的再说一遍。”
陈老师叮嘱道,语气中不自觉地带上了几分保护意味。
他己经意识到,这个学生可能是一块前所未有的璞玉,甚至可能是他教学生涯中最大的惊喜。
“好的,陈老师,我明白。”
林骁点头,脸上看不出丝毫怯场。
前世,他见过太多大场面,从甲方高层到省市领导,一个县级中学的校长,还不足以让他紧张。
他更多是在心里快速盘算,如何利用这次会面,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初始资源。
敲门,进入。
校长张启明是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身材微胖,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正戴着老花镜看文件。
见陈老师带着一个学生进来,有些诧异。
“陈老师,这是?”
“张校长,打扰了!
这位是我们高一(3)班的新生,林骁同学。”
陈老师语气激动,“他刚才对我提到了学校电路改造的事情,提出了一些……非常惊人的见解!
我觉得必须立刻向您汇报!”
“哦?”
张校长放下眼镜,饶有兴趣地看向林骁。
一个新生对电路改造有见解?
这倒是新鲜。
“林骁同学,你说说看。”
林骁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将刚才对陈老师说的话更加条理清晰地重复了一遍,并重点强调了老旧铝线过载可能引发的火灾隐患,以及节能改造后每年能为学校节省的电费开支。
他没有使用过于深奥的专业术语,而是用校长能听懂的管理和效益语言,将技术问题包装成了一个“安全”与“效益”双赢的方案。
张校长起初只是抱着听听看的态度,但越听神色越凝重。
他虽然不是电气专业出身,但作为一校之长,对安全和经费极其敏感。
林骁指出的隐患,让他后背微微发凉;而提出的节能方案,又让他眼前一亮。
“林骁同学,这些知识……你是从哪里学来的?”
张校长的语气变得和陈老师一样郑重。
“报告校长,我父亲是厂里的电工,我从小耳濡目染。
自己也特别喜欢物理,看了很多课外书,包括一些大学的教材和电力行业的期刊。”
林骁早己准备好说辞,半真半假。
父亲是电工不假,但前世的本事,可是实打实自己拼出来的。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张校长和陈老师都露出了“原来如此”的表情。
“天才出于勤奋啊!”
张校长感叹一句,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做出了决定,“陈老师,林骁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很重要!
改造方案要重新评估!”
他转向林骁,目光中充满了欣赏:“林骁同学,你为学校立了一功!
这样,学校的物理实验室,以后对你开放!
有什么需要的器材,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可以向陈老师申请使用!
我希望你能继续保持这种钻研精神!”
成了!
林骁心中暗喜。
获得实验室使用权,是他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这意味着他有了将脑中知识转化为实物的“生产基地”。
“谢谢校长!
我一定努力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
林骁适当地表现出一个学生应有的激动。
离开校长室,陈老师看林骁的眼神己经完全不一样了,那是一种混合着惊叹、期许和一丝敬畏的复杂情感。
“林骁,以后物理课,你可以不用拘泥于课堂内容。
有什么想法,随时来找我!”
陈老师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很期待你能做出点什么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