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朝,进县,辰时。
林竹秋似乎飞起来了,整个人飘乎乎的,他看不见了,也听不见了,混沌包围了他,试图吞噬他,他想要挣脱,身体却似有千斤重,他如溺在一片黑暗里,手脚并用地扑通。
“宿主,恭喜你,你活了。”
就在林竹秋筋疲力竭之时,一道悦耳地机械音响起,黑夜化作一小亮点逐步漫延,刹时天光大亮。
“!!!?”林竹秋刚刚从窒息中缓过劲来,却又差点没被自己的口水呛死,( ・⊝・∞),他怎么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死了啊,嗯?不对,他怎么又死了?“宿主,你穿越了,我是你最忠实的主…哦不,仆人”系统也不管林竹秋的不可思议,自顾自地讲骇人听闻的话。
“…”林竹秋表示自己信息量太大,他要缓缓。
“宿主你不要感到惊讶,你出门的时候不慎被冰雹砸死了。”
杯竹秋偷偷把一只手伸进袖子里捏了自己一把,啊哦,好痛,竟然不是做梦,“⊙∀⊙!
我没记错的话当时是冬天吧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给你的任务。”
系统感到心虚,系统想要转移话题。
“不做。”
“别介啊,你都没听啥任务,这样,你完成了,我可以送你回去不做,我不乐意回去。”
系统为难了,系统企图以理动人,“我可以出钱不…黄金百两b…保你一辈子荣华富贵·…哎呦,你大爷有要求尽管提,能满足的,统子我尽量满足不是我说,什么任务一定要我完成,还有,奖励丰厚,代价肯定也大,你所图必定也不小,滚吧,不做。”
“这…”统子难做,统子心累,统子滚了。
林竹秋待脑子里的声音完全消失后,才开始观察现在所处的环境。
他自己现在正坐在一个小板凳上,面前是一个小院子,布置瞧着是个书院,而此时似乎正处放学时间,还有个别友好的学子冲自己打招呼。
“小公子,午啊。”
“小公子,今日是放榜日了,相信以先生的学问,不日定有好消息传来。”
除了几个比较和善的学子,会笑眯眯的和他打招呼外,大部分学子都似没看到自己,都一脸漠视的从他旁边走过。
在检索原主记忆时,林竹秋明白了过来,自己好像是个傻子,大部分记忆都是混沌的,只约莫知道,自己出生时,缺氧傻了。
再多的就不知道了,不过听刚刚那名学子所言,自家父亲似乎是个教书夫子,而且学问应当也不错。
学子们见林知秋还是同往日一样发呆,也不理会他了,慢慢散了。
————放榜处,人声鼎沸,看榜处被挤的水泄不通,长得高的踮脚引颈,长得矮的就拼命往前挤,喧闹声,叹气声,欢呼声交织,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中了,中了,林兄,你高中举人,位居第西。”
一身着圆领袍衫,手执折扇的清瘦男子,望着眼前的乡榜,一脸激动,用力地拽了拽身边的衣袖。
林仁风看着榜单上的名字,反复确认,面微泛红,眼中却似有泪光涌动,太好了,太好了!
数十载寒窗苦读,终是有了结果。
林仁风是家中次子,幼时家中算是村中富农,然边境战乱不休,林大父应朝中征民要求,上了战场,不到半年就传来阵亡的消息,留下寡妻两子。
军中给了十两抚恤金,大哥当年12岁,消息刚传回来不久,没顾得上伤心的时间,就毅然决然的卖了家中10亩田。
拿着百两银子,带着母亲和只有五岁的自己,在镇上买了间小铺子,凭借着幼时学的木工手艺,开了一家家具店,接些木工活计。
每每想到此,林仁风是又佩服大哥的魄力,又心疼大哥堪堪12岁就担起家中重任。
离开了村子,日子却并不好过,但在这种情况下,大哥在攒了少许积蓄时,供起了自己读书。
每每想起自己当时不愿拿着家中积蓄去读书时,大哥对自己说的话,林仁风就眼眶湿润。
“二郎,若你读不出来,识些字,日后自己好找活计,若你读得出来,我希望你可以让少些如我们一样的小老百姓失去父亲。”
林仁风的眼泪,一点眼力见都没有,这么大喜的日子,顺着眼眶,一滴,一滴,往下掉。
林仁风开始读书后,家中日子更苦了,原本因父亲去世日日以泪洗面的母亲,在自己休沐回家时,都手帕不离手地在忙绣活,以前偶尔能见肉沫,后来顿顿咸菜粗粮。
自己也曾找了些抄书活计,但挣的那点钱,却只能算杯水车薪。
幸好老天垂怜,自己在15岁时,过了院试,得了秀才功名。
从那日起,自家的日子便开始好起来了,大哥挣的钱不用再供自己读书,第二年便娶了媳妇,木工的活计也越来越好,相继开了几间铺子。
而自己,刚开始在书院当教书夫子,攒了些许银两后,开了间私塾,迎娶了自家娘子进门,生了个大胖小子,现在5岁,自己很喜欢。
娘见家中越来越好,大哥与自己的婚事也己落定,精气神也好好起来了。
于是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自己决定再考,饶是心中有信心,见到自己名字在榜的那一刻,还是十分欣喜。
“诶呦,林兄,这学问不减当年啊。”
顾佑衡和林仁风是秀才前的同窗,不过家境比林仁风好很多,当时见林仁风中了秀才后不再考还怪惋惜的,不过也是知道他家里什么情况的,也不好咋劝。
“比不得顾兄,顾兄可是靖宁十二年高中。”
顾佑衡听到林仁风提及这个也高兴,虽然林仁风厉害,但自己也不差,在这一辈中也算佼佼者。
“走走,今日你大喜事,一定要喝个痛快,不醉不休。”
“行,顾兄,我请客,去尝尝品香居新出的白藕煲鲜菇,听闻味道一绝。”
“考前就想吃了,这次沾林兄的光了。”
“相当年,夫子最看中的便是你,当时我们都以为你中了后……没想到……还以为你不在考,嗷嗷…”二人边走边谈同窗时的趣事,氛围很是融洽。
这边的2人往品香居赶,报喜人则匆匆地往林府赶去。
一路快马加鞭,不消两日,人就到达林府门口。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