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书香四溢!手机版

书香四溢 > 悬疑惊悚 > 都市玄幻仙侠小说

都市玄幻仙侠小说

律海川 著

悬疑惊悚连载

主角是林彻周明海的悬疑惊悚《都市玄幻仙侠小说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悬疑惊作者“律海川”所主要讲述的是:清晨六点半的临海市博物还浸在薄雾未散的宁静西侧的文物修复室日光灯管刚亮暖白色的光洒在一排排整齐的修复台映得台面上的放大镜、软毛刷、胶水试剂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林彻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工作正俯身对着一盏宋代青白釉瓷指尖捏着细如发丝的竹镊小心翼翼地将瓷片拼合在裂痕瓷瓶是上周从民间征集来瓶颈处有一道斜贯的裂边缘还沾着千年未散的泥林彻的指尖刚触到裂纹边...

主角:林彻,周明海   更新:2025-09-23 13:35:4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清晨六点半的临海市博物馆,还浸在薄雾未散的宁静里。

西侧的文物修复室里,日光灯管刚亮起,暖白色的光洒在一排排整齐的修复台上,映得台面上的放大镜、软毛刷、胶水试剂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林彻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工作服,正俯身对着一盏宋代青白釉瓷瓶,指尖捏着细如发丝的竹镊子,小心翼翼地将瓷片拼合在裂痕处。

瓷瓶是上周从民间征集来的,瓶颈处有一道斜贯的裂纹,边缘还沾着千年未散的泥土。

林彻的指尖刚触到裂纹边缘,忽然有一丝极淡的金色微光从指缝间闪过,像清晨阳光落在露珠上的碎光,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他下意识地眨了眨眼,再看时,那道原本有些干涩的裂纹边缘,釉色竟莫名变得温润起来,原本需要用胶水填补的缝隙,似乎也比刚才贴合了几分。

“大概是光线问题吧。”

林彻抬手抹了抹指尖,只摸到一层薄薄的滑石粉 —— 那是修复时为了保护文物釉面涂的。

他没再多想,重新拿起放大镜,注意力又落回瓷瓶上。

作为博物馆最年轻的文物修复师,他对自己的手艺向来谨慎,哪怕只是一丝细微的异常,也会反复确认,可刚才那抹微光,实在太短暂,短暂到像一场幻觉。

修复室的门 “吱呀” 一声被推开,馆长周明海抱着一个半尺见方的木盒走了进来。

周馆长今年六十多岁,头发己有些花白,常年戴着一副老花镜,此刻镜片后的眼神却比平时严肃几分,他将木盒轻轻放在林彻对面的空修复台上,红布蒙着的盒身还带着一丝清晨的凉意。

“小林,先停一下手里的活。”

周馆长的声音压得有些低,伸手掀开木盒上的红布,露出里面一面巴掌大的铜镜。

铜镜边缘爬满了深绿色的铜绿,像是裹了一层陈年的青苔,镜面也蒙着厚厚的氧化层,只能隐约映出模糊的光斑。

最特别的是铜镜背面,没有常见的花鸟纹饰,而是刻着一圈扭曲的纹路,线条粗细不均,像是用尖锐的金属在铜面上硬生生凿出来的,透着一股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这批刚从城西老宅子征集的唐代文物里,就这面镜子不对劲。”

周馆长用指腹轻轻碰了碰铜镜背面的纹路,又立刻收回手,“昨天我让检测室测了,铜镜的铜锡比例和唐代铜镜一致,可背面的符文,连考古队的老陈都认不出,像是某种没见过的图腾。

你修复的时候多上心,尤其是这些符文,千万别碰坏了,说不定是个重要的发现。”

林彻点点头,伸手接过铜镜。

指尖刚触到铜镜边缘的铜绿,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刺痛,像是被细针扎了一下,他下意识地缩了缩手,再碰时,刺痛感又消失了。

“馆长,这镜子……” 他想说说刚才的异样,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 连检测室都没查出问题,或许只是自己手上有细小的伤口,碰到铜绿产生的反应。

周馆长没注意到他的迟疑,又叮嘱了几句 “小心氧化别用强酸清理”,便抱着木盒离开了。

修复室里重新安静下来,林彻将铜镜放在铺着软绒布的托盘里,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背面的符文。

纹路走势杂乱,却隐隐能看出是一个闭环,每一道线条的末端都指向圆心,像是在围绕着某个看不见的中心点旋转。

他用软毛刷轻轻扫去符文缝隙里的灰尘,刷毛划过纹路时,又有一丝极淡的凉意从指尖传来,比刚才的刺痛更柔和,却也更清晰。

这一上午,林彻都在琢磨这面唐镜。

他试着用稀释的酒精擦拭镜面的氧化层,酒精棉片刚碰到镜面,就看到镜面下隐约闪过一道金色的光,快得像闪电。

他立刻停手,凑近一看,镜面依旧是灰蒙蒙的一片,刚才的光又不见了。

“真是邪门了。”

林彻揉了揉眼睛,将唐镜放回托盘,决定先处理完那盏宋代瓷瓶,再回头研究这面镜子 —— 或许是最近修复文物太累,产生了视觉疲劳。

下午五点半,下班铃声准时响起。

林彻换下工作服,穿上一件灰色的连帽卫衣,背着帆布包走出博物馆。

临海市的老巷就在博物馆附近,傍晚时分正是最热闹的时候,巷口的小吃摊冒着热气,烤红薯的甜香、炒栗子的焦香混着街坊邻居的谈笑声,裹着傍晚的微风扑面而来。

他习惯性地走到巷口的张记小吃摊前,要了一份炒粉。

摊主张叔正忙着颠勺,油星子在锅里溅起金黄的火花,一边炒一边和旁边的熟客闲聊:“你们听说没?

最近这巷子半夜不太平,总有人看到黑影在巷子里晃悠,昨天李婶晒在院里的衣服,早上起来就不见了,连竹竿都倒在地上。”

“真的假的?

不会是小偷吧?”

旁边的大妈凑过来,声音里带着几分紧张。

“谁知道呢,听说那黑影飘着走的,不像人。”

张叔把炒粉盛进纸碗,递给林彻,“小林啊,你住这附近,晚上回家可得小心点,尽量别走巷子深处。”

林彻接过炒粉,笑着道谢:“谢谢张叔,我知道了。”

他没把这当回事 —— 老巷里路灯暗,说不定是哪家的猫夜里乱窜,被人看错了,至于丢衣服,大概率是小偷趁夜作案。

他捧着热乎的炒粉,沿着人行道往出租屋走,傍晚的路灯渐渐亮起,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铺满落叶的地面上。

他没注意到,身后不远处的巷口,一个穿着黑色连帽衫的人正站在树影里,兜帽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截苍白的下巴。

那人的目光紧紧盯着林彻的背影,瞳孔里闪过一丝异样的红光,像两簇微弱的火苗,随着林彻的脚步轻轻晃动。

首到林彻拐进前面的胡同,那道黑影才缓缓转身,融入更深的夜色里,没留下一点痕迹。

林彻回到出租屋时,己经快七点了。

出租屋不大,一室一厅,客厅的书架上摆满了文物修复的专业书,还有几个他自己拼好的瓷器碎片模型。

他把炒粉放在茶几上,随手将白天戴的白色手套扔在桌角 —— 那是修复时戴的无尘手套,指尖还沾着一点唐镜上的铜绿粉末。

他转身去厨房倒了杯热水,回来时刚要拿起炒粉,眼角余光突然瞥见桌角的手套。

手套接触过唐镜的指尖位置,不知何时慢慢浮现出一圈淡金色的印记,印记的形状扭曲,竟和唐镜背面的符文一模一样,像是有人用金色的颜料在手套上拓印下来的。

林彻愣了一下,伸手拿起手套,指尖刚碰到那圈金色印记,印记就轻轻闪了一下,像是在回应他的触碰。

他皱着眉翻来覆去地看,手套上没有任何颜料的痕迹,那圈金色印记像是从手套纤维里透出来的,摸上去还有一丝微弱的暖意。

“这是怎么回事?”

林彻喃喃自语,脑海里突然闪过白天修复唐镜时的刺痛、镜面上的金光,还有指尖那抹消失的淡金色微光。

他猛地想起周馆长说的 “铜镜不对劲”,心里突然升起一丝莫名的紧张。

可这紧张感很快就被压了下去 —— 或许是手套接触了唐镜上的某种特殊物质,产生了化学反应。

他随手将手套扔回桌角,没再多想,拿起炒粉大口吃了起来。

现在他满脑子都是明天的工作,那面神秘的唐镜还在博物馆的修复室里等着他,他得尽快弄清楚那些符文的来历,完成修复。

林彻不知道,桌角的手套上,那圈金色印记还在轻轻闪烁,像是一颗沉睡的种子,正在悄然苏醒。

而博物馆的修复室里,那面唐代铜镜静静地躺在托盘里,背面的符文在黑暗中,也隐隐透出一丝极淡的金光,与手套上的印记遥遥呼应,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