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书香四溢!手机版

书香四溢 > > 重生千禧年,我在老家做猪头!(马礼明马大超)全文在线阅读_(重生千禧年,我在老家做猪头!)精彩小说

重生千禧年,我在老家做猪头!(马礼明马大超)全文在线阅读_(重生千禧年,我在老家做猪头!)精彩小说

卧聋 著

言情小说完结

长篇古代言情《重生千禧年,我在老家做猪头!》,男女主角马礼明马大超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卧聋”所著,主要讲述的是:重生2000年,刚高考结束就遇到二伯打上门来,看马前进如何巧妙化解,用小小的猪头带领全家走上致富路,弥补前世遗憾!

主角:马礼明,马大超   更新:2025-10-24 23:34:5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李淑芬听到儿子话说到一半就开始卖关子,含含糊糊没个准信,心里那点火气“噌”地就上来了。

她扬起那只有些粗糙却十分有力的巴掌,作势就要给马前进的后脑勺来一记“爱的暴击”,让他知道知道在娘老子面前故弄玄虚的下场。

“哎,哎,哎!妈!我说!我这就说!”

马前进见状吓得脸色微变,连忙开口求饶,身体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迅速举起双手做投降状,脸上堆起讨好的笑。

“妈,您先别急着动手,听我把话说完!”马前进定了定神,赔着笑脸解释道,“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们家附近,虽然既没有大山靠着,也没有大河依着,但是您别忘了,咱家门口今年才修好的这条大马路啊!

“这条路能有啥用?”李淑芬收回手,叉着腰,没好气地说,“最多就是去乡下赶集更方便一点,少踩点泥巴。

难不成走这条路上还能捡到票子啊?”

马前进一听,眼睛一亮,笑着连连点头:“我的妈哎,您这回可说对咯!还真就是能捡钱!妈,我问你啊,离咱们最近的石头村,您常去吧?”

李淑芬斜眼睨着儿子,那眼神仿佛在看一个傻子:“你不是废话么!石头村逢二、五、八赶集,咱们家哪个月不去个几回?现在这路修通了,肯定去得更勤快咯。

那边地方是偏了点,但好多东西卖得就是比咱这儿便宜,还经常有些住在山旮旯里的山民,弄点自家采的蘑菇、挖的笋子,或者像上回那种正宗的土蜂蜜来卖。

上个月你外公过六十大寿,我送给他那罐土蜂蜜,不就是在石头村集上买的么!”

“对嘛!”马前进双手一摊,嘿嘿一笑,“您也说了,石头村好多东西便宜。

而且我听说,石头村那地方坡多地广,好多人家都圈了地方养猪,养得还不少。

您说,要是让我爸学会了三轮车,去石头村收点便宜的猪头回来,咱自己加工一下,弄好了再拉到城里去卖,这算不算一门好生意?”

李淑芬一听,伸出一根手指头,不轻不重地戳在儿子的脑门上,发出“咚”的一声轻响:“哼!你以为就你聪明,知道低买高卖啊?

咱们村的马德军,现在不就是整天骑着个破摩托车,在各个乡里收那些草药、山货,再倒腾到城里去卖么?

听说他是挣得不少,但人家那得认识草药,懂行!你要是弄点新鲜排骨、大蹄髈啥的,还好卖点。

你弄那猪头干啥?那玩意儿,一个大脑袋,看着唬人,刨掉骨头,能剔出二两肉不?费那劲!再说了,咱家谁会使唤那猪头啊?

我可告诉你,那猪头难弄得很,得用火钳烫,用烙铁烙,才能把那硬鬃毛和耳朵眼里的小绒毛收拾干净,麻烦死了!”

她越说越觉得不靠谱,没好气地白了儿子一眼。

马前进揉了揉被戳的脑门,也不恼,反而抬起右手,比了个“二”的手势,脸上带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笃定笑容:“妈,爸,那我要是说,我能把这最多两块钱一斤的生猪头,拾掇好了,卖得比城里菜市场九块钱一斤的排骨还抢手,你还觉得麻烦么?”

“嘶——”马礼明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手里的烟都忘了抽。

他面带怀疑之色,上下打量着儿子,劝诫道:“儿子,你不是在说笑吧?

那猪头,咱们村哪家宰年猪的时候,不是用松树枝子熏得黑黢黢的,做成腊猪头,留着过年祭拜祖宗,平时谁吃那玩意儿?又没啥吃头,还费柴火功夫。”

他心里嘀咕,自家这个儿子啥德行,他当爹的还能不清楚?

说好听点是读书人,心思纯善;说得难听点,就是个不通俗物的书呆子。

除了学习成绩还过得去,平时在外人面前,那是三棍子打不出个闷屁来,腼腆得很。

啥时候关心过菜市场的肉价了?更别说能冒出什么做生意的奇思妙想了。

咱老马家祖上几代都是地里刨食的,就没出过有那根“生意筋”的人!

马前进心里跟明镜似的,他当然清楚老爸此刻心里的想法和怀疑。

毕竟,上辈子的自己,在这个年纪,确实是一门心思全都扑在了书本上,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典型代表。

别说猪头肉卖多少钱,就是自家米缸里还有多少米,他可能都不太清楚。

可老爸不知道的是,上辈子,因为他的入狱,这个家瞬间塌了天。

母亲李淑芬一个人,既要省吃俭用给监狱里的父亲攒生活费,又要硬撑着养活他和妹妹,压力之大,几乎把她压垮。

那时刚高中毕业的马前进,看着母亲日渐憔悴的身影和空荡荡的家,一个半大孩子,没有一技之长,没有赚钱的门路,一度产生了放弃上大学,出门打工的念头。

后来,还是在大伯家的大堂姐马倩的指点下,他才报了本地的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

虽说那时候师范行业不算热门,但好歹免学费,每年还有点生活补贴,多少给窘迫的家庭减轻了一些负担。

然而,这公费师范生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限制。

按照规定,毕业后必须回到户籍所在地的省份任教至少六年,服务期满后才能有机会调动。

就这样,大学毕业后的马前进,被分配到了邻县一个叫长林镇的地方,开始了苦逼的乡村教师生涯。

那六年,他既是语文老师,又是体育老师,偶尔数学老师请假他还得顶上,兼任班主任,生活条件相当艰苦。

但好在,他坚持了下来。

刚分配到长林镇的时候,工资低,地方又偏,马前进因为囊中羞涩,经常只能买点方便面、啃点干馒头凑合。

后来一想,这哪行啊?老师自己都饿得前胸贴后背,哪还有精力教好祖国的花朵?

于是,他灵机一动,经常借着家访的由头,“厚着脸皮”到学生家里蹭饭吃。

一来二去,别的本事没见长,脸皮倒是练厚了不少,经常是东家混一顿,西家凑一餐,就这么对付着过。

也就是在那段时间,一次机缘巧合,他结识了一位姓林的老师傅。

林老据说早年因为一些历史原因,流落到了川省,在那里学了一身做菜的好本事,直到马前进到长林镇教书那年,才回到老家来颐养天年。

林老的厨艺,在当时的马前进看来,简直堪称出神入化,尤其是在料理猪肉方面,更是有独到的理解和秘诀。

他做的回锅肉、蒜泥白肉、还有各种卤货,吃得马前进每次都恨不得把舌头也吞下去,舔着手指回味半天。

了解到林老的孙女也在自己学校读书后,马前进更是找到了“正当理由”,经常以关心学生、进行家访的名义,往林老家里跑,顺便蹭饭。

在他“孜孜不倦”、“死皮赖脸”的攻略下,终于和林老成了忘年交。

林老做饭的时候,马前进就赖在厨房里偷师。

林老也是个豁达人,从不藏私,看他有看不懂的地方,还会主动指点一二。

有一次,看林老卤了一锅喷香的猪耳朵当下酒菜,也好喝两口的马前进馋得不行,缠着林老磨了好久,软磨硬泡,终于从他手里学到了那锅卤货的独门诀窍和香料配方。

不敢说能香飘十里,但应对普通食客的舌头,那是绝对绰绰有余,保证吃了还想吃。

至于为什么重生后第一个想到的生意是做猪头肉,马前进也只能在心里苦笑一声:穷啊!

老马家世代贫农,到了爷爷马建国那一辈,生了四个儿子,老大马礼仕,老二马礼途,老三马礼光,老幺就是马礼明。

那个年代,都讲究多子多福,认为子女多就意味着劳动力多,以后在村里说话硬气,打架都能兄弟几个并肩子上。

在老辈人眼里,只要有一口吃的能养活,孩子长大了自然有他们的活路。

于是,老辈们都可着劲地生。

可等到儿子们一个个长大,都要结婚成家、分出去单过的时候,马建国犯了难。家里就那十来亩薄田,两间低矮的夯土房,哪够分啊?

最后没办法,一个儿子分两亩地,老两口自己留两亩养老,然后每个儿子都给凑点钱,让他们自己出去想办法建房子住。

马前进老爸马礼明结婚时,建现在住的这间夯土房,还是跟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才勉强盖起来的。

那会的农村人,又不懂什么避孕措施,等马礼明和李淑芬生了一儿一女后,又正好撞上计划生育最严格的时候,被罚了一大笔款,家里唯一值钱的大肥猪都被工作队牵走了顶罚款,导致马礼明家这些年来一直没缓过劲,日子过得紧巴巴,恨不得一个铜板掰成两半花。

因此,当马前进开始盘算做生意的本钱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成本低廉的猪头肉。这玩意儿,在现在这个年头,属于猪身上的“下水货”,价格极其便宜,很多时候甚至比猪油渣贵不了多少。

但一旦用上林老传授的秘方卤制出来,那猪耳朵的脆爽、猪拱嘴的糯滑、猪头肉的香醇……可是能让隔壁小孩都馋得走不动道的存在!

再加上,马前进仔细回忆过,在这个2000年的当口,别说他们瓦窑村了,就是镇上,也根本没有专门卖卤菜的铺子。

只有乌蒙城里,才有那么一两家卖卤肉,还是他上次去城里买辅导资料时偶然看到的,那颜色黑黢黢的,味道尝过一次,咸得要命,还卖得死贵。就那,买的人还不少!

这,不就是巨大的市场空白吗?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