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书香四溢!手机版

书香四溢 > > 逆时之蝶林默苏清辞热门的网络小说_热门的网络小说逆时之蝶(林默苏清辞)

逆时之蝶林默苏清辞热门的网络小说_热门的网络小说逆时之蝶(林默苏清辞)

凌云壮志lamber 著

都市小说完结

《逆时之蝶》是网络作者“凌云壮志lamber”创作的都市小说,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林默苏清辞,详情概述:2025年历史系研究生林默,在一场时空实验的爆炸中,意外坠入1941年的上海。硝烟弥漫的租界里,他竟成了刚牺牲的中共地下党特工“惊蛰”,顶着陌生身份,被迫潜伏在汪伪译电科的虎穴中。 口袋里的现代实验手环尚未冷却,日军特高课的搜查已迫在眉睫。他靠着书本里的历史记载预判危机,用2025年的刑侦逻辑破解民国密码,却因行事“太过反常”,被曾是原“惊蛰”导师的高桥英树死死盯上。 危急关头,他与一心复仇的军统特工苏清辞意外结盟。一个是不懂枪战的“穿越菜鸟”,一个是身手利落的“军统冷玫瑰”,两人从互相嫌弃到彼此托付,在日军“紫石英计划”的阴谋漩涡里,踩着历史的碎片步步为营。 当现代记忆与现实轨迹开始偏离,当战友的鲜血染红他的袖口,林默终于明白:他携带的不是改变历史的“剧本”,而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写就的信仰。黄浦江畔的枪声中,他攥紧苏清辞的手——这一次,他不再是历史的旁观者,要做点亮黎明的逆时之谍。

主角:林默,苏清辞   更新:2025-10-11 09:39:5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高桥英树办公室的门在身后合拢,那无形的压力却如影随形。

林默走在译电科阴冷的走廊上,后背的冷汗尚未干透,与粗糙的中山装布料摩擦,带来一种黏腻的不适感。

他知道,自己刚才在那位“导师”面前,如同走了一场高空钢丝,任何一丝细微的颤抖都可能万劫不复。

“考虑得很周到……”高桥最后那句话,如同带着倒钩的芒刺,扎在他的神经上。

那不是赞许,是更深的审视。

一个“失忆”或者经历过“意外”的人,在专业细节上或许会生疏,但思维的本能反应呢?

高桥显然在对比,对比他记忆中那个由他亲手教导过的“惊蛰”,与眼前这个看似相同、内核却可能截然不同的存在。

回到那间狭小的办公室,林默反锁了门,背靠着冰冷的门板,才允许自己大口喘息。

他从内袋里掏出老周给的那个怀表,金属的冰冷触感让他混乱的思绪稍微清晰了一些。

他必须尽快熟悉“陈明”的一切,包括他的工作,他的习惯,以及……他的人际关系。

桌上的内部电话突然尖锐地响起,吓了他一跳。

他稳了稳心神,拿起听筒。

“陈科长,”是一个略显油滑的男声,听起来是译电科的某个副手,“门口卫兵传话,说令堂大人来看您,正在门房等候。”

令堂?

母亲?

林默的脑子“嗡”的一声,瞬间一片空白。

大纲里并未详细提及“陈明”的家庭背景!

这完全在他的预料之外。

一个处理不好,比面对高桥的试探更加危险。

亲情之间的熟悉和首觉,往往比最精明的敌人更难糊弄。

“我……我马上下去。”

他尽量让声音听起来正常,放下电话时,手心己经再次沁出汗水。

他深吸几口气,对着办公室里一块模糊的玻璃窗整理了一下仪容,努力压下眼底的慌乱,换上一副略显疲惫却符合“儿子”身份的表情,这才快步走下楼。

译电科门口的门房旁,站着一位穿着素净棉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中年妇人。

她手里提着一个保温食盒,面容依稀可见年轻时的清秀,但眉宇间笼罩着一层驱不散的愁云和长期劳碌留下的刻痕。

她看到林默,眼睛微微一亮,快步迎了上来,压低声音带着浓浓的关切:“明儿,你没事吧?

我听街坊说昨天西边弄堂里响枪,又说你们这栋楼今天盘查得特别严,我这心里……”她的目光在林默脸上细细扫过,仿佛要确认他是否完好无损。

那眼神里纯粹的担忧,让林默这个冒牌货心头莫名一酸。

他在2025年的母亲,也是这样,每次他熬夜做项目,电话里总是絮絮叨叨,担心他的身体。

“妈,我没事。”

林默模仿着记忆中与母亲相处的语气,带着一点安抚性的、不太自然的亲昵,“就是工作忙,昨天……加班晚了点。”

他接过食盒,触手温热。

“又忙,总是忙。”

妇人轻轻叹了口气,没有怀疑,只是习惯性地替他理了理其实并不凌乱的衣领,“你这脸色还是不好,是不是没好好吃饭?

我给你炖了点汤,你趁热喝。

这世道不太平,你在这地方做事,更要处处小心……”她絮絮叨叨地嘱咐着,声音不高,却句句敲在林默心上。

这位“陈母”的担忧是如此具体而微,关乎温饱,关乎安危,是乱世之中最朴素也最沉重的母爱。

他只能含糊地应着,心中充满了负罪感。

他顶替了她的儿子,享受着这份本不属于他的关爱,而真正的“陈明”(惊蛰),己经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牺牲在了冰冷的弄堂里。

“我知道了,妈,您快回去吧,这里……不方便久留。”

林默看到有卫兵的目光扫过来,连忙说道。

陈母也意识到环境特殊,不再多言,只是又深深看了他一眼,眼神复杂,有不舍,有担忧,似乎还有一丝欲言又止。

最终,她只是轻轻拍了拍他的胳膊,转身匆匆离去,背影在灰暗的天色下显得格外单薄。

林默提着那沉甸甸的食盒,站在原地,首到那背影消失在街角。

一份来自1941年母亲的温暖,却让他感觉手中的重量堪比千钧。

回到办公室,他打开食盒,浓郁的鸡汤香味弥漫开来。

但他食不知味。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街道上行色匆匆、面带菜色的人们,看着远处租界方向隐约可见的、相对繁华的楼顶,一种巨大的时空错位感和孤独感再次将他淹没。

他想起了2025年的家。

窗明几净,母亲总会在他回家时,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抱怨他总泡在实验室不顾身体,唠叨着让他早点成家。

那是和平年代的烦恼,琐碎而温馨。

而在这里,生存本身就是奢望,每一次呼吸都可能带着铁锈和硝烟的味道。

两位母亲,两个时代,两种截然不同却又本质相同的牵绊。

一份他无法回报,一份他无法触及。

这种双重牵绊带来的刺痛,远比高桥的试探更让他难以承受。

它提醒着他,他不仅仅是在扮演一个角色,更是在窃取和承担一份沉重的情感与责任。

他闭上眼,2025年母亲的笑脸与刚才陈母忧戚的面容交替闪现。

和平的渴望,从未如此具体,如此刺痛心扉。

它不仅仅是史书上的宏大叙事,是楼下百姓惶恐的眼神,是陈母食盒里温热的汤,也是他内心深处对另一个时空、另一份安宁的无尽思念。

“必须做点什么。”

他喃喃自语,不仅仅是出于自保,也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

此刻,一种更原始、更强烈的动力在他心中滋生——为了这些平凡而脆弱的人们,为了那一点点微弱的、对和平生活的期盼,他必须在这个黑暗的时代里,挣扎着走下去。

他重新坐回桌前,目光落在那个怀表和一堆待处理的电文上。

高桥的试探不会停止,“紫石英计划”的阴影正在逼近,而他现在,还背负着两位母亲的牵挂。

他拿起一份电文,强迫自己集中精神。

现代的速记法和逻辑分析能力,是他唯一的利器。

他必须尽快在这个位置上站稳脚跟,找到那个可能改变历史走向的“紫石英计划”的关键。

窗外的天色愈发阴沉,仿佛一场冬雨将至。

林默坐在灯下,侧影被拉得细长而孤独。

在这个陌生的时代,与两位母亲的双重牵绊,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也如同一盏微弱的灯,既让他步履维艰,也照亮了他必须前行的路。

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更加艰难。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